如此差异,如此诧异

2009-02-06 15:26 阅读(?)评论(0)

    春节来临,带着儿子跟老公回四川老家。临走之前,姥姥姥爷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多带些药,就怕儿子生病得不到治疗,其实我也有此担忧,儿子上幼儿园后小病不断,但基本上是上呼吸道感染,想想老公老家又住在偏僻的农村,交通也不方便,基本上没什么医院,好医院更是不敢奢望会有了,万一生病只能找农村的赤脚医生或卫生所,至于那些医生的技术我就不敢妄加评论了。鉴于以上担忧,于是乎跑到大药房将什么腹泻的啊,退烧的啊等等凡是能想到的全都备齐装箱。
    终于到老家了,儿子正如我们所担心的那样开始咳嗽,当我找药时才发现千算万算的,却漏带治咳嗽的药了,看来还就得在当地就医了,尽管心里担心,还是带着儿子去当地镇上(说是镇,其实就是一条街)一家药店看病去了(经打听当地的药店其实就有门诊部的性质,即诊断又配药)。经了解,我们来到被当地人俗称孙眼镜家,店铺门面不大,可能是因为当地空气潮湿的原因,有些地方的墙皮已经脱落了,内部结构就是药店的摆设,挨着柜台放着一张半新的书桌,看到这样的环境我很担忧,可附近也没有更合适的地方可去,只好硬着头皮进了。接诊的是一位年轻的大夫,他简明问下情况,用听诊器听听儿子前胸,然后说是支气管炎,听后心中稍微放松了些,在天津,差不多每次大夫诊断的都是这个结果。诊断后,大夫说开点药吃吧,先吃两天的吧,于是在他配药的时候老公开始准备掏钱,从家出来时特意让老公多带些,因为在天津,每次去医院没有三五佰元是走不了的,而且生次病基本上是要去两三回的。过了不到两分钟,大夫将药配好了,说是两天的药,其实就是三种药丸外加四袋止咳颗粒冲剂,而且药丸是从瓶里倒出来再包好的,我有些担心,于是非常详细的问大夫这些药丸都是什么药,叫什么名字,哪儿生产的,甚至要求看看药的外包装瓶,年轻大夫很惊讶的看着我说是止咳的还有消炎的,都是最普通的药,而且开的药量都是按最轻的给的,一天吃两次,严重了就一天吃三回,说完就将药给老公了,并告之共五元钱,五元钱?这次惊讶的是我和老公了,我不敢相信的问了一遍,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,我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,才五元钱,在天津是想都不敢想的,连挂号费都不够呢,于是断定肯定不是什么正规的药,搞不好还是过期药呢(以前曾看过报道,有人从城市低价购进过期药再卖到农村)。回家后,我将心中的疑惑告诉老公,他说应该不会的,试试看吧。于是吃完午饭后按年轻大夫的要求给儿子喂药,吃过药后就让儿子睡午觉了。我放心不下,硬是看着儿子睡了两个小时,生怕他会有什么不好的反应。还好,儿子准时起床并一如既往的开始玩耍,而且也不见怎么咳嗽了,此时我才放心了些。 在喂了两次药后,儿子彻底不咳嗽了,内心狂喜,看来这小药还真是管用了。
    临回津之前,我们再次来到孙眼镜家店铺,请他将药的名字帮我们写下来,没想到他非常痛快的一口应允,而且一改医生通用的潦草的字,竟然用非常正楷的字体详细的写出了他给我们开的药名,一边写一边告诉我们应该注意什么。期间我曾看到他给一名病人看病开了一盒药,病人要求给开两盒,孙大夫竟然给拒绝了,说吃多了没好处。此时,我对孙大夫充满了敬佩,同时也为当地农村人感到高兴,他们很荣幸,他们有一个好大夫!
    回想起儿子这次在老家治病的事,我是越想越气愤,越想越悲哀,同样一种普通的小病,在大城市要花一千多甚至好几千才能治好,在农村竟然才用五元钱就能解决,而且疗程也是相差悬殊,孩子也少受很多苦,如此差异实在令人诧异,我不明白也想不通,这到底是怎么了?到底是农村进步了还是城市退化了?钱先不说,可医生的职业道德呢?为什么会有如此悬殊呢?难道城市的医生就看不到作为父母的我们是那么的心急如焚吗?我不想妄加论断,我只希望我们的医生,我们心目中的白衣天使真的有一颗像天使般干净、纯洁的心灵,真的感受到我们的焦急和不安,真的能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给我们帮助!
  最后修改于 2009-05-15 15:56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